《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》
课程考核内容
1.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、基本内容。
2.技术测量的一般概念、测量方法分类、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其技术指标、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、以及孔、轴尺寸与锥度、角度的检测。
3.形位公差的概念、标注方法、形位公差带、形位误差的检测。
4.表面粗糙度概述、评定、选用、符号代号及其注法、测量。
5.平键和花键联接的技术测量。
6.普通螺纹的类型、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,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,普通螺纹的检测。
7.齿轮概述,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,齿轮副误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,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及应用。
参考教材:
[1]文海滨.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. 北京: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09.
[2]赵宏立,任玉珠.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. 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8.
[3]沈学勤.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.
《机械制图》课程考核内容
1.国家标准《机械制图》关于图纸幅面及格式、比例、字体、图线及其画法、尺寸注法的规定。
2.等分线段和圆周,圆弧连接,斜度与锥度,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,绘制图样的一般方法及步骤。
3.投影法的概念,正投影基本性质,三面投影体系,投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和代号,三视图的形成和名称,物体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,点、直线、平面对投影面的位置及投影特性,平面立体(棱柱、棱锥)和曲面立体(圆柱、圆锥、圆球)的视图画法及其特征、尺寸注法、读图的方法。
4.求作平面与立体、回转体的截交线的方法步骤,相贯线的性质,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时的相贯线的求作方法。
5.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,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三视图,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,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,补视图。
6.基本视图、向视图、局部视图、斜视图的画法与标注,各种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,断面图的概念、用途,移出断面、重合断面的画法、标注,其他表达方法及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。
7.螺纹的基本要素、种类、规定画法、代号及标注,六角螺母、六角头螺栓及垫圈的比例画法,螺栓、双头螺柱、螺钉的装配图画法,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标记,键联接、销联接的画法,单个齿轮及两齿轮啮合的画法,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、规定画法,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,滚动轴承的代号,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和示意画法。
8.零件图的内容,零件的结构分析方法,零件上的常用工艺结构,零件尺寸基准的选择,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原则,零件的表面粗糙度、极限与配合、几何公差、常用材料、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,读轴套类零件图,轮盖类零件图、叉架类零件图、箱座类零件图的方法,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、常用量具及其测量方法。
9.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,装配图的表达方法,装配图的尺寸标注,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,常用的装配工艺结构和装置,读装配图。
参考材料:
[1]金大鹰.机械制图(多学时,第8版)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0.
[2]胡建生.机械制图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1.
数控车工操作技能
1.掌握数控车床的结构、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,能初步认识车床的工作性能和经济指标;掌握数控车床的种类、特点及应用范围,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选择数控车床。
2.掌握数控车刀的种类、特点、工艺范围,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具;掌握车刀的安装调整方法,能够正确安装调整刀具在刀架的位置;掌握刀片的更换方法,能够正确更换刀片。
3.掌握数控车床常见的种类、特点、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,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机床夹具装夹工件。
4.掌握数控编程基础知识、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原理,以及坐标点的计算方法,能编制由直线、圆弧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,能编制螺纹加工程序,能运用固定循环、子程序功能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。
5.熟悉数控车床操作说明书,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,能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及停止机床,能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键(如回零、手动、MDI、修调等)。
6.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方法、编辑方法及网络基本知识,能通过操作面板编辑加工程序,能通过各种途径(如DNC、网络等)输入加工程序。
7.掌握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和对刀方法,能够正确选择工件坐标系并完成对刀操作;掌握刀具偏置补偿、半径补偿与刀具参数的输入方法,能够在数控系统中正确设置刀具参数。
8.掌握数控加工程序调试方法,能够对程序进行校验、单步执行、空运行,并完成零件试切。
9.掌握通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零件精度检验及测量方法,能够进行零件的长度、内径、外径、螺纹、角度精度检验。
10.熟悉数控车床说明书、数控车床操作规程和数控系统使用说明书,掌握数控车床日常保养方法,能根据说明书完成数控车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保养,包括机械、电、气、液压、冷却、数控系统的检查和日常保养等。
|